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6月15日召开的202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,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沈洁强以“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国棉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”为题,就棉花产业数字化现状、数字化条件下中国棉花产业的变化和发展,以及未来棉花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努力方向进行了探讨。
沈洁强表示,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.2万亿元,总量稳居世界第二,数字经济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,已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。2004年中国棉花质量体验体制改革正式启动,大幅提升了中国棉花产业信息化、数字化水平。历经二十年,棉花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全产业链实现数字化的农产品,中国棉花产业链各环节基本实现电子化:在种植环节,原有纸质种植证明实现电子化;加工环节,皮棉实现逐包编码;检验环节,质量和重量检验证书实现电子化;仓储流通环节,皮棉存货凭证实现电子化。在电子化过程中,统一了数据标准,为数据的共享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,以关键基础数据为支撑,信息系统建设的速度和发挥的作用得到有效提升。
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,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,而行业信息化发展程度决定了行业数字化水平。依托于产业链各环节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,今天棉花产业链各环节基础设施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,中国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基本建设完成。
沈洁强指出,数字经济与棉花产业深度融合,通过提升业务效率、重塑业务模式,不断为棉花产业赋能,中国棉花产业正在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。在种植环节,棉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,该平台以种植、收购数据作为生产要素,以微信小程序作为载体,为棉农种植经营棉花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。在流通消费环节,供应链数字生态圈建设基本完成,物理上的距离不再成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障碍。商品棉、电子仓单等等广泛应用,成为棉花流通基础载体,通过e棉网进行仓单过户成为货权转移的主要方式。仓单质押成为行业融资的重要方式,供应链金融风险大幅降低,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,棉花融资全面进入E时代。棉花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,在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,行业运行变得更加规范便捷。
展望未来,沈洁强表示,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与产业各方参与者共同努力,不断成熟的数字棉花和快速发展的智能棉业,必将为中国棉业的发展构建起良好的生态圈,助力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,以棉花供应链数字生态圈建设为基础,不断建设更大、更丰富、更开放的棉花产业数字生态圈。一是在新疆皮棉的基础上,将棉花种植、籽棉、内地棉、进口棉、棉纱以及其他非棉纺织原料融入供应链数字生态圈,逐渐形成中国棉花产业数字生态圈。二是探索农资、农扶、农技线上服务、数字合作社、籽棉线上交易、籽棉数字监管、贸易商产业互联网转型、计算机辅助配棉等数字化转型业务,充分发挥数据对产业的赋能作用,让棉花经营更为便捷、高效。三是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,打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e棉网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系统,实现数据通、业务通,实现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无缝对接,进一步提升棉花行业经营效率,降低棉花经营风险。
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将不断丰富数据采集手段,拓展数据采集范围,提升数据采集能力,持续推进中国棉花数字化水平,持续提升中国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质量和对外服务能力,加快构建统一的用户体系和开放的数据服务。围绕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,建设棉农综合服务平台,棉花加工服务平台,棉花检验服务平台,数据交互与资源共享平台,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花在线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,实现数据一体化和业务的无缝衔接,健全信息高速公路,为产业参与者数字化转型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服务,共同打造中国棉花产业数字生态圈。
标签: